5月9日上午,中芯國際(688981.SH)聯合CEO趙海軍在2025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中表示,由于工廠生產性波動,今年一季度后半期平均銷售單價下降,導致收入未能達到指引預期,這一影響將會延續到二季度。
趙海軍透露,一季度中芯國際(688981.SH)遭遇了“突發事件”,廠務年度維修出現了一些突發狀況,影響了整個產線。在新設備進廠后,中芯國際在設備驗證過程中,設備的性能、工藝表現需要持續改進,這個改進的過程也導致了良率等方面的一些波動性。“在一季度,我們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受到了這些(事件)的影響。”
今日開盤后,中芯國際股價走弱。截至發稿,萬得股票數據顯示,中芯國際每股報86.1元,跌4.31%。成交額25.6億元,振幅達2.01%,換手率1.4%。
根據中芯國際(688981.SH)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報告,整體來看,今年一季度,中芯國際(688981.SH)營收163.01億元,同比增長2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6億元,同比增長16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88%;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去年同期為0.06元/股。
根據披露內容,凈利潤的上升主要由于晶圓銷量上升、產品組合變化使營業收入同比增加所致。今年一季度,晶圓業務收入占比95.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2個百分點。晶圓收入中,40.6%來源于消費電子,占比最多,其次是智能手機、電腦與平板,分別占比24.2%和17.3%。以尺寸分類,8英寸和12英寸晶圓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1.9%、78.1%。
月產能方面,一季度中芯國際(688981.SH)晶圓銷售數量達229.22萬片,去年同期為179.49萬片。期末月產能折算成8英寸標準邏輯的片數為97.33萬片,去年同期月產能為81.45萬片,產能利用率89.6%,同比提升8.8個百分點。
根據財報披露數據,一季度中芯國際(688981.SH)一季度中國區的營收占比達84.3%,同比增長2.7個百分點;美國區營收占比12.6%,同比下滑2.3個百分點;歐亞區營收占比3.1%,同比下滑0.4個百分點。
中芯國際(688981.SH)在財報中給出的二季度指引為季度收入環比下降4%至6%,毛利率介于18%-20%的范圍內。管理層在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中表示,公司通過降本增效來抵抗價格波動壓力,但二季度設備折舊繼續上升,導致毛利率指引在一季度的基礎上有所下降。
在業績說明會中,趙海軍表示,中芯國際(688981.SH)已經看到了包括工業、汽車領域等行業觸底反彈的積極信號,產業鏈在地化轉換將繼續走強,更多的晶圓代工需求回流本土。“接下來,關稅政策是否硬著陸,市場刺激是否透支未來需求,大宗商品需求是否在新關稅引起的價格上漲后衰退,都值得我們密切關注。”他認為,公司對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后半部分至年尾的能見度還不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