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詩劇《何以相逢》、松果脫口秀、《YOUNG光·嗨樂》音樂會、啤酒龍蝦節……“五一”小長假落下帷幕,海寧精心策劃組織的百余場文旅活動,為市民游客的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
當前,海寧文旅市場供需兩旺,文旅經濟量質齊升,活動人氣興旺,全域游、周邊游、自主游、家庭游火熱出圈,呈現出文旅融合持續深化、夜經濟亮眼、演出市場繁榮,年輕客群活躍等新特點,也讓來此游客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假期。不僅如此,海寧的人文自然風光和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成功“霸屏”央視網。在文旅短視頻節目《文化看中國:走進浙江海寧》中,海寧橫頭街歷史文化街區等地游人如織的景象,展示了海寧文旅旺盛的生命力。
“文旅熱”帶動的是“經濟火”。據了解,2025年“五一”期間,全市A級景區、3A級景區村莊共接待游客101.4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7.43%和8.15%。其中鹽官古城-潮樂之城景區接待游客11.5萬人次;志摩故里·硤石接待游客50.14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317.83%和300%;皮革城景區接待游客5.92萬人次,同比增長0.9%。
活動精彩紛呈,文旅市場全面開花
“五一”期間,海寧各重點旅游景區和特色街區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有效聚集了人氣,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其中,康橋·1924文創島、橫頭街歷史文化街區、干河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南關廂歷史文化街區更是各具特色,成為游客們打卡的熱門地點。
康橋·1924文創島以“一場秀”為主題,舉辦了《潮城春夏色》風尚情景大秀、花神游園會、話劇和《YOUNG光·啤酒夜》,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看。文創市集也同步開啟,各種創意十足的手工藝品、特色美食和文化周邊產品琳瑯滿目,讓游客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郁的文化創意氛圍。橫頭街歷史文化街區則以“一臺戲”為亮點,推出了精彩的戲劇表演、說書活動和以及露天電影等活動。游客們可以在這里欣賞到傳統的戲曲演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走進干河街歷史文化街區,撲面而來的是一股青春與活力。這里以“一部劇”為主題,舉辦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動體驗活動。松果脫口秀、劇本殺、啤酒龍蝦節等節目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仿佛置身于一場充滿創意與激情的青春派對。另一邊,南關廂歷史文化街區也熱鬧非凡。街區以“一盞燈”為主題,營造出浪漫而溫馨的氛圍。水上迎燈、婚俗演繹、美食市集等項目精彩紛呈,不僅吸引了情侶的目光,也成為家庭游客的熱門選擇。
“早就想來徐志摩先生的故鄉轉轉,沒想到還能體驗到這么多活動,既有傳統非遺的韻味,又有年輕潮流的活力,每個活動都像開盲盒。”來自北京的游客張女士說道。
不僅傳統景區景點爆棚,海寧產業融合,業態多元,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比如,“五一”期間,話劇《意外的婚禮》《那些年我們踩過的坑》、兒童親子劇《光影里的四大名著》、舞蹈詩劇《何以相逢》等也讓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到海寧的“文藝范”。海寧宴球、芽麥圓子、錢塘魚圓等特色美食,硤石燈彩、海寧皮影戲等眾多民俗特色風情表演也成為了游客朋友們的熱門打卡點。
近年來,海寧依托豐富的文化底蘊,對古城、古鎮、歌劇、戲曲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及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同時,借助現代都市的時尚文化資源,如演繹、游戲、購物等,開發文化旅游產品族群,以拉進與游客的距離,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選擇,以實現海寧文旅的全面繁榮。
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讓海寧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盡顯“文化”味,文旅新生態蓬勃發展
供給足,需求旺,涌動的人流彰顯著消費市場的澎湃活力。5月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推出的《文化看中國》節目走進浙江海寧,主持人楊旭、宋雪瑩深入橫頭街歷史文化街區,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戲曲、美食、手工藝等文化。活動現場,《夫妻觀燈》《天仙配》《十五的月亮為誰圓》等經典劇目輪番登場。
市民游客邊看戲曲邊嘗美食,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在網上看到這個活動我們就組織幾個家庭一起來這邊,聽完戲曲后,我們明天再去徐志摩故居看看。”游客張先生說道。一直以來,“徐志摩故居”“海寧鹽官古城”是游客們探尋海寧魅力的熱門目的地。
而海寧的文旅活力遠不止于此。近年來,海寧持續深耕文化保護傳承,強化文化標識培育,致力于做強做優 “海寧名人”文旅 IP。在此過程中,海寧巧妙融合非遺藝術、特色年俗等地方文化與民俗特色,持續刷新城市文化標識,并通過推動文化進景區、進商圈、進街區,讓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使更多人能夠多維度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
以舞蹈詩劇《何以相逢》為例,該劇以 “志摩文學” 為靈感,在傳統舞劇基礎上,突出 “詩” 的主題特質,營造出充滿江南韻味與詩意的舞臺空間,傳遞出詩人對愛與自由的向往。“五一” 期間,《何以相逢》火爆上演,游客們得以直觀領略徐志摩文學作品的精髓。
“舞者們用優美的舞姿將志摩先生筆下的愛與自由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志摩先生的情感世界與文學魅力。”一位看完演出的觀眾說。
《何以相逢》舞蹈詩劇傳承以及影響不止這些。該詩劇作為海寧文旅產業承前啟后、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嘗試,它不僅是對志摩文化IP的發掘,還通過多個文旅資源連線成網,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全媒聯動同頻共振,助力海寧文旅“出圈”
本次活動依托央視網矩陣傳播優勢,將這座“千年觀潮地”“皮革之都”“徐志摩故里”的文化魅力推向了全國。其中,《文化看中國:走進浙江海寧》節目以快節奏和輕松感,共鳴大眾情緒。同時,北京、上海、杭州3地城市核心商圈、城市廣場等多元化場景戶外大屏輪番滾動推廣“HI游海寧”活動,截至目前,節目觸達受眾超1億人次。
此次央地聯動,是一次關于資源整合與文化傳播的深度協作。海寧以深厚的潮文化底蘊與非遺傳承基因,搭建起一座聯通傳統與現代的文化舞臺。央視網則憑借制播能力與傳播矩陣,為這一舞臺架設了直達觀眾的橋梁。從錢塘潮涌到非遺街巷,從戲曲經典到青春潮流,海寧正以文化為筆,繪就一幅文旅融合的畫卷。《文化看中國:走進浙江海寧》記錄的不僅是潮涌千年的風景與匠心獨運的非遺傳承,更鐫刻著一座城市以文化為魂、以創新為翼,在文旅融合浪潮中破浪前行的時代答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