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5月7日電 (記者 陳靜)輔助生殖技術成為破解生育困境的關鍵突破點。促排卵是輔助生殖流程中比較核心的環節,醫生會通過藥物喚醒同一周期會自然衰退的一些卵泡。排卵會不會引起卵巢早衰、會不會導致罹患腫瘤?促排卵是不是拿到卵泡越多越好?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副院長,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孫赟教授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沒有臨床研究表明促排卵會造成卵巢早衰或者導致罹患腫瘤。
“促排卵獲取卵泡數并非越多越好?!睂O赟教授指出,獲取卵泡數超過15個,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等并發癥風險會增加,但是成功率并不會隨著獲卵數的增加而提高?!霸谂R床上,醫生要掌握一個平衡點,既要達到合適的獲卵數保證成功率,又要降低并發癥風險;取10個到15個卵子是比較理想的數量。”她說。
促排卵治療主要依靠促性腺激素藥物,目前臨床主要選擇包含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尿促卵泡激素、重組促卵泡激素等。據了解,輔助生殖領域已上市的重組促卵泡激素均來源于倉鼠卵巢細胞。專家解釋,人源細胞系重組的促卵泡激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據悉,采用預充式筆設計的新一代人促卵泡激素δ能夠幫助醫生更精準地實現個體化用藥。
縱然治療手段日益進步,但是年齡問題仍不容回避。在采訪中,專家強調,適齡生育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30歲以前;超過35歲,女性的卵巢功能會斷崖式下降,這將導致生育力急劇下降。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則是不超過40歲。
據悉,當下,輔助生殖領域面臨一個問題是高齡助孕。專家解釋,現在,上海接受輔助生殖者的平均年齡已超過35歲。35歲以上女性卵巢功能逐年大幅下降,輔助生殖成功率也越來越低。
“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卵子質量下降,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率下降,而要攻克生殖衰老以及胚胎種植的自然調控機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孫赟教授告訴記者,“我們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就是生殖衰老、高齡生育的問題。”據介紹,其所在醫院生殖中心,小于30歲的女性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懷孕成功率可以超過70%;35歲以上女性的成功率下降到50%;45歲及以上女性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懷孕的成功率不到5%。
“對于腫瘤患者,我們建議其可以進行生育力保存;對于能夠自然生育者,我們提倡適齡生育,因為要考慮到安全性?!闭劶袄鋬雎炎颖4嫔栴},孫赟教授直言,“冷凍卵子解凍后在受精胚胎發育方面有一定安全風險?!?/p>
“反復種植失敗也是目前輔助生殖領域需要面對的挑戰?!睂O赟教授介紹,胚胎的成功種植既需要有發育良好的胚胎,又要有良好的子宮內膜功能。對于反復種植失敗的患者,臨床醫生需要采取新診療技術,以精準評估胚胎發育潛能和子宮內膜的容受性,進而建立個體化、精準的診療策略。輔助生殖技術需要多環節、長周期的治療過程,需要設立標準化的技術和人員培訓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是上海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量控制中心的掛靠單位,是全國首家采用國際認證標準的中心,并建立了全流程的服務體系。據悉,目前上海已經設立相關技術規范,孫赟教授希望通過培訓和規范化的技術標準推動上海18家生殖中心同品質化發展。
“當然,對于有生育意愿的適齡夫婦,社會要加強對民眾的科普宣教,要加強對生育的評估。”在采訪中,孫赟教授建議有過流產史、家族性遺傳疾病史的高危人群,進行優生篩查,避免出生缺陷。(完)【編輯:李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