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四年的調整期,“消費之春”在2025年的資本市場重現萌發之勢。一方面,中國財政政策持續發力提振內需的大方向或更為明確,另一方面,隨著市場波動加劇、不確定性的增強,“低預期低估值” “消費韌性特征下的價值企穩”可能獲得資金青睞。
繼前期“基金投資力測評”整體聚焦了主動權益消費基金后,基于美國濫征關稅嚴重沖擊全球貿易秩序引發配置邏輯重構,此次測評將進一步聚焦LOF板塊,并重點關注投資方向包含消費行業的權益類基金表現。
事實上,2025年開年以來科技與消費形成的雙主線格局,背后也暗藏阿爾法分化的密碼。在同一趨勢賽道下,基金管理人對細分行業的認知深度與組合風險管理能力,往往共同組成產品業績韌性的決勝關鍵。
把握主線掘金機遇
當前,全市場共有LOF基金172只(不同份額合并計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過去三年收益率超過10%的僅有16只,而今年一季度同樣保證了正收益的則僅有11只。
怎么讓基金能攻善守?隨著一季報季的落幕,投資者也不難從基金的持倉中一探究竟。
從排名來看,過去三年漲幅最高的中歐科創LOF,區間收益率達到了33.21%。這一收益主要由今年一季度25.46%的增長所貢獻。作為一只投資領域明確在科技板塊的產品,聚焦芯片股的做法,讓基金展現出了一定的業績銳度。
具體來看,中歐科創拿得最久的恒玄科技,已經連續重倉長達11季度。同時在近半年,基金也開始更多添入了一些受到AI提效增利的應用產業,如智能駕駛和醫療等。
相比之下,更多長短期均保持了相對穩定收益的LOF,依然呈現出復合行業投資的寬基屬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能力圈中包含消費行業的基金,整體有著更可圈可點的絕對收益。
在消費股中成功“掘金”的一個典型例子便是泓德豐澤。數據顯示,基金近三年收益率13.92%。在主動權益LOF中排于第10。該基金近三年凈值增長13.92%,一季度7.93%的正收益使其躋身靈活配置型基金前15%(296/2333),展現出能抗能打的突圍能力。
年輕化的新消費賽道和傳統品牌巨頭,共同構成了泓德豐澤新舊動能結合的消費配置矩陣。穿透基金的持倉結構,2025年一季度末,泓德豐澤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所包含的東鵬飲料、泡泡瑪特、格力電器、安踏體育、石頭科技、立高食品均為消費股。
盡管新消費業態自2024年以來快速崛起,但由于行業商業模式尚未完全成熟、細分賽道個股業績分化明顯等原因,公募基金對相關領域核心資產的布局仍保持相對克制。在這一背景下,能夠精準預判新消費核心增長邏輯的基金管理人,憑借對產業變革的前瞻洞察,往往更能在今年的結構性行情中搶占先機。
此外,還有一些績優基金的持倉呈現出“消費 科技”的雙輪驅動格局。例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南方瑞合三年定開混合以30.68%。2024年,南方瑞合曾在經歷第二個封閉期的業績波動后,因全額退還管理費而引發市場關注。不過從去年九月的第三個封閉期以來,基金的凈值重新出現了不少積極表現。最新持倉顯示,基金管理團隊在保持泡泡瑪特作為第一大重倉股的同時,顯著提升電子行業配置權重,并涉獵北交所優質標的。
組合管理的“三重護城河”
選股之余,持有的策略往往是決定基金經理長線業績的勝負手。以泓德豐澤為例,盡管基金經理季宇管理公募基金不到3年,但此前13年跨周期資管經驗構筑的復合型知識結構——涵蓋券商、保險、審計等多重領域——為其塑造了獨特的投資能力圖譜。
從基金的種種投資操作數據中,不難看出這種復合研究體系在投研實踐中的有效轉化。穿透泓德豐澤的投資策略,三大維度共同為基金構建起了業績護城河。
一是關注安全邊際。 在公開宣傳中,季宇強調自身選股遵循GARP策略(合理估值策略)。從重倉股平均市盈率的數據來看,季宇自2023年接管產品以來,其對選股的估值把握十分嚴格,整體的做法是估值低位買入個股、高位也不會貪戀尾部收益。
2023年,泓德豐澤重倉股的平均PE進一步被壓低,每半年披露的數據均呈下降態勢。2023年下半年以來,在每半年的財報中,基金重倉股的平均PE均未超過20。
二是注重風險分散。 Wind數據顯示,泓德豐澤在2024年年末的投資集中度僅為0.02%,顯著低于同類0.18%的均值。在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字也僅有0.04%,體現出通過極致分散策略緩釋個股波動風險的特征。
同時作為寬基基金,季宇在發揮消費能力圈投研的同時也適時拓展外延領域,兼顧了行業均衡,近幾期的重倉股還包括騰訊控股、藥明康德、安克創新等。
三是在實操上敢出手、拿得住。 縱觀過往的數期財報,可以發現其中不乏基金經理將看好的個股一次性買成重倉的例子。
東鵬飲料是泓德豐澤的重點偏好標的。季宇自2022年三季度接管泓德泓富后,在東鵬飲料階段下跌時首次買入,并一舉使其成為基金的第5大重倉股。2023年三季度泓德豐澤也持有東鵬飲料為第6大重倉股。從季報來看,季宇一直對其作為重倉股持有。2025年一季度末,東鵬飲料是泓德豐澤的第1大重倉股。
關注內需消費企業回報潛力
進入2025年二季度,市場的開局與一季度截然相反,隨著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長期以來的全球貿易秩序被打破,資本市場也隨之產生較大的動蕩,并一定程度為消費板塊施予壓力。
但與之相對地,在出口等外需承壓的大背景下,暢通國內大循環、擴容內需消費市場或成為必然選擇,在政策和資金面上,內需板塊的韌性也在逐漸凸顯。當前,關注組合投資企業的收入地域來源,成為了許多耕耘消費賽道基金經理的選擇。
在一季報中,季宇指出,組合中所投資的部分企業有來源于北美地區的收入。但與制造型企業不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品牌公司競爭力建立在產品、品牌、渠道多重保護基礎之上,成本只是企業競爭力的一個維度,且企業毛利率較高,可以通過產品迭代等手段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提價來轉移成本壓力。
“品牌企業更多的風險,是價格上漲以及動蕩局勢下海外消費者信心受到沖擊之后對短期需求的抑制。”她表示。
展望后市,季宇則認為,當前我國內需消費市場潛力大,消費環境趨于穩定:“國內市場的語言統一性、消費習慣趨同性和區域銷售模式的一致性,使其成為全球罕見的超大規模統一市場,這一特征為培育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消費龍頭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
從估值來看,季宇指出,2021-2025年消費行業經歷了持續四年的下行周期,無論是全球對比的相對估值,還是行業自身的歷史估值位置均處于較低的水平。回歸到市場空間、商業模式、企業競爭力這些最基礎的價值判斷因素上,中國優秀消費企業隱含的預期回報率已經非常有吸引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