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克隆性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是全球第二高發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在治療過程中,大多數患者會出現復發或耐藥,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克隆性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是全球第二高發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在治療過程中,大多數患者會出現復發或耐藥,進入復發難治階段,臨床治療面臨巨大挑戰。據悉,4月30日,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創新藥在北京、天津、廣州、哈爾濱等地多家醫院開出首日處方。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監事會監事長、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表示:“近年來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手段不斷豐富,但在經歷三線及以上治療后,患者面臨的復發與耐藥問題依然嚴峻,治療選擇極其有限。對于他們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我們期待創新療法在中國的落地能夠為患者帶來切實的生存獲益。”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骨髓瘤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首席顧問專家邱錄貴教授表示:“隨著治療線數增加,患者緩解時間逐漸縮短,治療難度不斷加大。” 復發加劇了MM的治療難度,復發次數越多,治療難度越大,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復發后的生存時間會縮短。復發后腫瘤細胞易發生克隆演化,通過耐藥機制逃避治療。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李娟教授介紹:“面對臨床困境,創新療法正開啟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的變革時代。”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路瑾教授表示:“創新療法的總體生存數據令人鼓舞,有望幫助患者獲得深度持久的緩解以及更長的無進展生存期。”
據介紹,對于多線復發的MM患者,核心治療目標是在控制疾病、減輕癥狀、避免重要臟器損害和提高生活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獲得最大程度的緩解。研究表明,緩解深度與生存期密切相關,患者的緩解深度越深,生存期越長久。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安剛教授表示:“由于耐藥性,部分患者在疾病進展時往往治療選擇有限,導致緩解期和緩解持續時間越來越短,面對治療耐藥性加劇與免疫應答下降的雙重挑戰,亟需引入機制創新、療效確切的治療手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